昨晚微软发布会一记惊雷,让广大PPT从业者深切感受到了什么叫:
未来已来。

输入需要演示的信息、风格,点击生成,一份排版精美、动画丰富的 PPT 转瞬间诞生。
在最新的Copilot面前,你还敢自称「精通PPT」么~
那,PPT设计师还有未来吗?
PPT设计是一个门槛非常低的行业,有蛮多人没有其他傍身的技能,被一页几百上千的噱头所吸引。
然后玩了两天软件,套套模板就自称设计师出来接单了。
这一类人,确实该焦虑,
毕竟他们连最基本的对齐工整都做不好。

大家好,我是画生。
目前是团队创意设计的业务负责人,日常工作中需要对设计师交付的作品进行审核与把关。
所以,我看到了很多不同设计师的各种商业作品,以及他们的习惯、状态,和变化。
拿PPT设计来说,在跟大家的接触中,发现了很多设计师的共性。
比如为什么很多时候作业和练习做得很漂亮,但上手商业项目总不得劲儿;

比如很多PPT设计师都会忽视的设计细节,都几乎是一样的;
比如什么变化可以代表,一个PPT设计师的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些现象,大家为什么存在这些共性的问题,PPT设计师又该如何更高效地学习与进步?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PPT越来越普及,但PPT设计依旧小众,很多从业者都在通过「内容至上,逻辑为王」的表述,赋予它更特殊的价值。
说得好,但你别掉陷阱里去。
无论我们怎样试图去强调它的特殊性,PPT设计,首先属于「设计」,再是「PPT」,最后是「PPT设计」。
它们对应的是学习PPT设计的3个层次「版式设计」「内容逻辑」「视觉提升」。


版式设计
很多时候,我们熟知的一些设计手法,卡片、渐变、阴影等等,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排版上的短板,导致我们忽视了版式设计这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功。
▌案例1
下图这样的PPT应该是接商单的设计师平均水平,看着是不是还蛮不错?

有质感的底图,恰当的配色,整齐的版面...
等等,它整齐吗?
很多设计师都喜欢居中对齐,但遇到这样文字内容比较多,而且还是多个段落的时候,居中对齐会导致画面出现更多不规则的边缘和空隙。

另一方面,视线也会很跳跃,对阅读并不太友好。
左对齐其实是一个更合理的选择,减少不规则边缘,也更符合阅读习惯。
排版,其实就是在规划留白。
减少不规则留白,页面就会舒服很多,内容也会更清晰。

▌案例2
再比如下面这页PPT,看着很不错的样子。

但它同样存在版式上的缺憾:因为饼状图造成的不规则零散空隙。

如果具备良好的版面规划意识,只需要调整一下各部分内容的排布位置,做好基础的对齐。
即便没有特殊效果、没有装饰元素,画面也能呈现得很精致。

把排版学好,才能不惧真实项目中内容的多或少。
毕竟,真实商业项目中,内容分布极不均匀也是常态。

大部分PPT设计从业者都是半路出家,缺少设计的基础理论,缺少相关训练,缺少对版式的关注。
接触到一个新的领域,往往会被表层的视觉效果所吸引:高清的大图、好看的渐变、特别的字体、精致的图标、创意的效果,等等。
但PPT的设计,依旧是属于平面设计,而版式,是平面设计的地基。

我很坚信,一位PPT玩家进阶成为真正高手的分水岭,正是在于他对画面内容排版规划的突破。
同时,PPT设计师若想要成长到更广义的设计领域中,版式是比掌握软件更难跨越的门槛。

内容逻辑
我们总在强调PPT内容逻辑的重要性,好像是很高大上的事情,并试图做出很巧妙有创意的可视化表达。
它确实很重要,但并不一昧追求「巧妙」。
其实大多数时候,大多数页面,并没有很复杂的内容逻辑要梳理。
▌案例1

比如这一页,有的设计师看到这么长一段文字,就想着要大显身手了:

但显然,拆成这样的逻辑框图对阅读和理解,都起了反作用,其实只要凸显重点就好了:

▌案例2
再比如这页内容,是一个路演项目在讲述未来的规划:

这个项目的品牌IP是一只熊,有的设计师就由此联想到了用熊的特征来做创意:

乍一看很有创意,排版很唬人,但细一想,其实本末倒置了。
它非但没有体现未来规划向上的状态,甚至还是一个下降的趋势。而且为了排版牺牲了文字空间,对内容其实本质上也没有做优化。
其实按照正常的思路,做一个向上的台阶其实就足够了,重点内容突出,然后排版整齐即可:

▌案例3
有时候大家是想得太多,而也有时候是想得太少。
比如这页内容,似乎就是一个常见的3段并列。

好像除了排得更整齐一点之外,没什么可做的了。
但如果阅读并理解一下内容就知道,「策略」是前两者的结论,更应该是本页的重点,所以设计上应该突出这组内容。

像这样的页面也蛮常见,看着没什么值得「发挥」的逻辑关系要处理,但往往忽略了它其实有重点。
所以啊,做内容逻辑,做可视化表达,并不一昧追求厉害的创意,也不要欠缺思考。而是真正理解内容,找到重点,然后一切都是为了这个重点服务。

视觉提升
做好版面的规划,做好重点与逻辑的呈现,足以应付大多数的PPT设计场景。
而如果想让做PPT卖得更贵,或者想要服务发布会、招商大会等大型活动,就该上些手段了。
对于视觉提升来说,性价比最高的手段就是「降维打击」。
首当其冲的就是PS等传统设计工具,在高单价的项目中,素材的二次处理那得是必备技能。


↑在佛山城市推介会项目上用PS处理图片素材
大多数时候,做PPT设计都只是素材的搬运工,而如果还能创造高质量的素材,你比别人就更贵了一些。


↑在联合创新业务大会项目上用Blender创作素材
除了这些硬核技能,手搓素材,在智能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其实有很多工具能帮助我们快速输出很有质感的素材。
比如这样一个很有质感的且自定义了数据的地图素材,用好工具只需要两三分钟即可搞定:

↑猜一猜是哪个神奇的工具
就更别说现在风头正盛的AI绘图了,与其考虑AI会不会取代自己,还不如立马将这样的好工具运用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
比如已经有很多设计师利用AI生成这种很有质感的立体图标了:

-
从「版式设计」到「内容逻辑」再到「视觉提升」,这是一份优秀的作品会经历的3个阶段,也是一个设计师的成长会经历的3次进阶。
我们基于这样的思考,打磨了「PPT设计就业实战班」,从数个真实项目中提炼总结干货知识点,不光要告诉你每份作品背后的思路,更想要启发你如何更有效地在PPT设计这条路上,勇往直前。

↑扫码咨询课程
一年仅开一到两期,想要学PPT设计,副业接单变现的同学,不要错过。
AI已经能画图、写方案、做PPT了,如果还是观望的态度,那就真的要脱离时代了~
第5期的实战班,除了更新的实战案例、更全的知识体系,还将有一个惊喜彩蛋~
相信大家对AI画图会很好奇,但是不知道怎么入手,以及如何与PPT设计进行结合。因为不了解,所以才焦虑。拥抱工具,用好工具,才能更有竞争力。
所以本期实战班,我们特别邀请了一位神秘嘉宾,跟大家分享,如何让AI成为设计与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