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四月十九,33岁生日如期而至。
2013年,我大学毕业,去北京工作。
就这样跌跌撞撞中开启了新的人生,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在出租屋里给自己写了一封信,鼓励自己。后来就成为了一个习惯,每年生日的时候延续了下来。
算来今年毕业十年了。不知不觉,给自己写生日寄语,也到了第10篇。
十年,三千六百多天,数起来很长,过起来很短。
十年间的种种场景,毕业,北漂,到武汉,来广州……好像也都还是昨天的事。
按照惯例,写一篇寄语,
然后跟各位讨个生日祝福。
新的一岁,给自己三个词:务实、真实、扎实。

务实
我对自己的认知,一直都是一个词,叫「笨人」。
没有什么深度解释,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笨。
我感觉从小时候记事起,同一件事,很多情况下别人一遍能游刃有余,我总要多练几遍才能掌握,虽然嘴上不一定承认,甚至还会装着说「这个不难」,但其实悄咪咪下了很多功夫。
记得小学经常要背诵各种课文,一般在早读的时候,老师布置背诵哪一篇,然后大家背熟了,就去排队在老师那里背诵,通过了,老师会用笔在这一篇课文的标题旁,写一个大大的「背」字,就像一个胜利的勋章。
早读结束的时候,老师会问,「还没有背过的同学举个手」……那一刻真的是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如芒刺背。
但是我发现,我一早上真的背不会啊……
所以后来我就选择了一种方式,那就是前一天晚上,我就在家先开始背诵,这样提前先背个差不多,第二天压力就没那么大,甚至有时候可以成为当天第一个完成背诵的,享受一下短暂的虚荣。
同理,我怕我数学课上做不出题目,那就提前先做;体育课上要比赛一些项目,我就提前先练;英语课上要听写单词,我就提前先记……
这种做法让我在小学初中都保持着不错的成绩,但是在高中的时候并不那么有效,高中的知识和成绩,并不是靠提前准备和努力就能实现的,甚至会见识到那种上课睡觉下课网吧但是学习就是稳定前几名的神人,所以那时候就接受了,面对真正的天赋,努力有时候也是蛮无力的。
Anyway,总而言之我很早就自知在天分上真的一般般,想要取得成绩,就得多用功,多下「笨功夫」。
而这个「笨」的自知之明,带来一个副作用,那就是让我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事项,没有任何一丝的优越感,不存在任何「捷径」的意识。
所以,我怕别人失望,于是要做充分的准备,甚至是过度的准备,显得很「卷」;
所以,我即便完成了,也总怕哪里不对,就要总结回顾才安心,搞各种「复盘」;
所以,我愿意舍得投入更多的时间、耐心地等待从量变到质变,足够的「坚持」;
所以,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接住馅饼、发现捷径、抓到风口,看起来就「踏实」;
所以,我总担心因为自己才华不够,把事情搞砸,只有各种小心认真、心怀「敬畏心」;
所以,我从不相信自己有天降神兵灵光乍现的能力,导致我致力于研究各种「方法论」;
所以,我总要把自己的时间填满,奢求能追赶上厉害的人,好像有着过人的「内驱力」;
所以,我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做到随时发力,那么一开始就尽全力,做到「全力以赴」;
……
你看,我身上获得的种种评价和标签,稍加追溯,我觉得都是来自我对自己「笨」的自我认知。
但这样一总结,好像笨一点,也不是坏事。
这个甚至可以在长时间中,
养成为一种独特的「气质」。
李律师是知名律所的主任,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说,「老秦一看就是做事的人」。他说愿意把自己律所多年积累下来的企业客户引荐给我,甚至还亲自开车带着我去见了他的大客户。
还有认识的一位前辈,我们第一次见面,她说,「你这面相,一看就是靠谱的人」。我们后来也一起合作做了很多事。
我觉得我很幸运,笨人有笨福。
不过世界还是很有善意的,大家把这个叫「务实」。
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全力把眼前的事做到极致,就是务实。
不沉溺幻想,不疲于追赶,
简单而务实,让我对未来更有安全感。

真实
我到广州创业第三年了。
其实,早些年,我是坚定地认为,我这个人是绝对不适合做生意的。
一想到,为了拿到业务,要说一些漂亮话,要去经营人情世故,要去酒桌上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我觉得我做不到,也学不来。
后来种种机缘下成立了艾迪鹅,又跌跌撞撞开启了创业。
改变不了的,还是改变不了。
就还是遵循真实的内心吧。
有个初创公司的客户,因为之前听过我的课,非常信赖我,在去年找到我们,希望委托我们做一全套品牌全案。
我们通了电话,做了更细致的沟通之后,我跟他说,我必须说真话,即便现在这个方案我给你做了,短期之内对你当前公司的业务改变不会很大,从企业经营来说,当前这个阶段,我认为你有更重要的一些事情要做,不然品牌方案即便做了,也撑不起来,根基不稳。作为初创公司,钱都要省着花,我建议你把这笔钱先花到那些事项上,做好基础建设,对你的公司发展更好。这个阶段做好了,咱们再合作,也不迟。
客户很意外,然后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一长串大拇指的表情。
后来他给我推荐来了不少客户。
据说都是听他讲完这个事之后,大家觉得我们说真话、做实事,值得信赖,可以合作。
我们也做了不少课程产品,比如PPT设计实战班、PPT讲师认证班。
如何设计一个课程产品呢?
还是得遵循真实的现实。
比如讲师认证班这个产品要开发,首先我们做的不是算怎么赚钱,而是先好好回顾一下,我进入培训师行业,真实经历了什么;我培养培训师,真实做了什么?
比如,伟崇是跟着我学培训,那我带他成为培训师的过程,经历了什么?
他讲课的课件,是我把一套自己讲了多年的课件给了他——嗯,所以我们在课程中,应该提供一套成熟的版权课件;
他初次讲课的时候,我要给他一对一反馈他哪里讲的有问题——嗯,所以在我们课程中,应该得有一个环节,让大家试讲,我得1V1反馈,这个环节就叫「讲师请上台」吧;
他刚讲课的时候,年龄小,但因为有平台背书在后面,所以出道的时候,企业才接受他——嗯,我们得给学员们也找个靠山,要不我们专程去一次珠海,跟金山谈一下吧;
……
等等,这么多环节,我感觉我们只用两天的线下课,无法交付完?
要不增加到三天?这三天的晚上的时间是不是也能安排上?嗯,感觉还是不够啊。
这样,那我们再增设线上学习安排,我们看哪些学习环节必须安排在线下,体验更好;哪些学习安排在线上更高效,那就安排在线上。
啊,这样排下来,好像需要两个月?运营成本很高啊。
高就高吧,也不能为了省成本,而违反真实性。
到今天,PPT设计实战班,马上要默默开到第6期了;PPT讲师认证班,马上也要开第3期了。
其实我们的能量很有限,能持续开,全靠老铁学员们的推荐和打call。
他们说,推荐我们的课,没有压力没有心理负担。
遵循规律常识,尊重真实内心,
简单而真实,反而比较有轻松感。

扎实
我们经常提到一句话:
如果我们不能做伟大的事,
那就以伟大的方式做好一件件小事。
这句话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扎实」。
我经常用这组公式提醒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奢求能得到一个「大招」,感觉一个大招就可以起死回生,快速爆发,逆风翻盘。
但真正的「大招」往往都是由多个「小招」组成的,每一环节细细打磨、优化升级,持续累积起来,才能实现厚积薄发。
就像上面那个公式,我们都不用每一环节做到完美,而是在每一个环节都能提高个10%,累积之后的效应,都是极其惊人的。
在我们公司内部,或者我的课堂上,我经常鼓(BI)励(PO)大家立出自己的Flag,然后紧接着就会问一个问题:能不能告诉我们,针对这个Flag,你马上就要采取的一个行动是什么?
一个目标的完成,是一系列的系统行动完成的结果。
不是等待到了某一个时间点再去完成的,而是从立下目标的那一刻起,当下已经开始完成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想要超预期实现目标,那就把当前这一Part做出超预期,把每一步做扎实,把每一环节都做到超预期,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超预期的。
所以我们目标的实现,就在每一天的复盘会、每一次的日课、每一份待办中。
放下大招,跪地磨刀,
简单而扎实,
-
以上。
务实,真实,扎实。
This is the way,this is my way。
不用花费时间去说服自己,不用消耗精力做心理建设,这样能让我专注于做事,简单一点,不心累,不内耗,慢慢来,就蛮好。
还有一些东西,也很好,
只是不适合我,也不是我的追求。
所以我也把这三个词,写在了我们公司的墙上,
时常提醒自己。

这一年,都不容易。
希望我们都可以务实、真实、扎实,稳步走在时间的复利上,做难而正确的事。
一起加油~
关于生日寄语。
每年生日的时候,写一篇寄语,这已经成为我每一年中,最重要的仪式感之一。
这个仪式感,让我每年能专门找这样一天,忆过去,望未来。
忆过去,让我看到,
曾经走过的每一步,都有意义。
望未来,让我看到,
将来跨出的每一步,都有底气。
就像在时间的长河当中给自己找一个时间的标识,这是我迎接新一岁的仪式感,每次也趁这个机会,分享自己的一些所感所得。
2022:《32岁寄语:无限生长,做好日课》
2021:《31岁寄语:关于善意、坚持和选择》
2020:《30岁寄语:当打之年,不破不立》
2019:《29岁寄语: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团队》
2018:《28岁寄语:知道自己不知道》
2017:《27岁寄语:不必追》
2016:《26岁寄语:继续生猛体验更多的1%》
2015:《25岁寄语:每日是一生》
2014:《24岁寄语:写给自己的一封信》